• 每天一个牛油果能降脂

    牛油果,又名油梨、鳄梨,主要产自墨西哥。在世界百科全书中,牛油果被列为营养最丰富的水果,有“1个牛油果相当于3个鸡蛋”“贫者之奶油”的美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营养学家发现,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每天吃1个牛油果,可降低体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 控糖时代,怎样健康吃馒头?

    近年来,大家对于主食的关注一直热度未减。关于白米饭的讨论已有不少,那么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另一个中国人常吃的主食——馒头。

  • 孩子不爱吃饭 家长不要强行喂食

    黄女士问:我4岁的孩子吃饭挺让人着急,喂饭总是不肯张嘴,即使把饭喂进了嘴里,也总是含着迟迟不吞咽。家人没办法只能用强硬的手段来喂食,但孩子有时会把饭吐出来。我们该怎样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

  • 咖喱成分可治恶性脑癌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癌,几乎不可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五年生存率不足10%。这种肿瘤的生长速度极快,70%~80%患者病程在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即便经过积极治疗,肿瘤也很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复发并快速进展。因此,遏制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课题。

  • 眼睛胀痛喝苦瓜灯芯草汤

    用眼过度时,人们常会出现眼睛发胀、疼痛的现象。中医认为,眼睛胀痛多与肝热(火)、心火过盛有关。苦瓜灯芯草汤对这类眼睛疼痛有一定效果。

  • 定期锻炼会改变你的口味

    运动可以增进食欲,但并不会使你胡吃海塞。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定期锻炼身体能培养和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人吃得更健康。

  • 健脾消食常吃五种酸性食物

    酷热难挡,胃肠功能减弱,味觉也会退化,使舌头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吃什么都没滋味。在此,向大家推荐5种酸性食物,有助于生津开胃,健脾消食。

  • 先吃菜再吃饭 助减肥利健康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被称为百病之源。目前全球胖人已经超过瘦人,尤其少年儿童中,小胖墩越来越多。因此,减肥要从娃娃抓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近期就在儿童中推广了一项“蔬菜优先”的减肥调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 蒸米饭常犯3个错

    米淘很多遍。很多人淘米时一淘就是四五遍,连搓带洗,恨不得给大米去层皮。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淘米过程中不需要流水冲洗,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2遍,除去较为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即可。另外,免淘米在加工时就去除了沙石和尘土,可以直接下锅。

  • 常吃南瓜子补充磷元素

    吃南瓜子最好用手剥着吃,不要用牙嗑,如果用牙嗑,大量唾液会留在瓜子皮上而丢失,而唾液可以湿润与溶解食物,因此,要少用牙齿嗑瓜子。

  • 7种“伤心”食物要少吃

    心脏病是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从饮食中剔除会损伤心脏的食物,对健康大有裨益。美国“雅虎”网站盘点了一些“伤心”食物,希望能对你的心脏健康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 煎炸食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美国艾奥瓦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煎炸食品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小儿积食 喂鸡内金米糊

    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睡眠不安、腹胀腹痛、呕吐、口气重、大便稀烂、食欲差、舌苔厚等症状。对于积食的孩子,推荐常喝鸡内金米糊。

  • 中风后必须多补营养

    中风后,患者在饮食和营养摄入上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照料者引起足够重视。

  • 餐具摞着放 细菌猛增

    洗碗之后,很多人还没等碗盘干透,就习惯性地把它们摞在一起,收入碗柜中。日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实验发现,这种习惯会给餐具带来二次污染风险,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 秋季千万别错过8种水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 纯素饮食不利大脑健康

    多素少肉,有益地球,这一理念的确值得提倡。然而,《英国医学杂志·营养、预防与健康》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纯素饮食(植物性饮食)可能不利大脑健康,其关键原因是,纯素食容易造成胆碱摄入不足。

  • 糖尿病人不能过量食用南瓜

    秋季,南瓜凭借其亲民的价格、鲜黄的色泽以及甜软的口感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不仅可以用它炒菜,还可以用来煮粥。不少喜欢养生的朋友都青睐于这种食品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一些朋友也因为其中的甜味担心其糖分过高。对于这种食品,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呢?本文将为您讲述南瓜有什么营养价值以及血糖高的朋友到底适不适合吃南瓜。

  • 喝对水 健康事半功倍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饮水营养与健康国际论坛上,各方专家围绕国内外饮水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一些新进展、新理念进行了交流探讨。

  • “饥饿疗法”治腹泻不可取

    近日,武汉一市民吃坏了肚子,信奉“饥饿疗法”绝食三天,没想到腹泻没治好还“饿”出了急性肾衰。秋季是各类腹泻高发季。专家提醒,发生腹泻一定要继续进食,长期不吃不喝不仅会引起胃肠不适,还会导致人体脱水,对肾脏造成损害。

  •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 22754 号
    版权所有 法治报道
    京ICP备10039517号
    联系电话:010-57027127
    邮箱:fzbdyasf@126.com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