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视频讯(通讯员 帕提姑·麦麦提)近日,一起因消防通道引发的亲兄弟间的民事纠纷,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以调解的方式圆满画上句号,成功化解了双方剑拔弩张的矛盾,修复了亲情关系。
原告艾某与被告努某本是手足情深的亲兄弟。努某之子帕某计划开设台球厅,出于场地布局及消防通道设置的考量,在未取得艾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艾某位于一楼的店铺墙体打通,用作台球厅的消防通道。这一行为致使艾某店铺格局大变,不仅破坏了店内原本的经营环境,还因人员随意进出,安全隐患丛生,直接导致店铺难以出租。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敏锐地察觉到这起纠纷背后深厚的亲情纽带。他深知,简单的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加深兄弟间的隔阂。于是,法官决定采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的调解策略,多管齐下化解矛盾。法官首先分别与艾某和努某深入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各自的诉求与委屈。在与艾某沟通时,法官充分理解他作为受害者的无奈与愤怒。面对努某,法官则从法律规定和亲情维系的角度,向他阐明擅自改造他人店铺的行为已构成侵权,不仅损害了兄弟感情,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随后,法官邀请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动之以情,让双方意识到亲情的珍贵。同时,晓之以理,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权保护和相邻关系的相关条款,明确指出努某及帕某的行为侵犯了艾某的合法权益。经过数小时的耐心劝解,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在法官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帕某在规定时间内将艾某店铺的墙体恢复原状,关闭消防通道,兄弟俩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修复了破裂的亲情关系,充分彰显了司法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应秉持理性与法律意识,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珍惜亲情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